Penang. Sometimes, no plan means good plan. I’ve never thought about this small island is full of early 20th century Chinese Vibes. The food is awesome here!
檳城,這裡的中國城怎麼有一種懷舊電影,風華絕代的感覺,原來是電影《色戒》拍攝場景的地方,都完整保留著20世紀初期的建築。
有時候,沒計劃就是有計劃,到處都有驚喜等著你。
這次有小天使Yshin陪伴的這幾天很幸福。幸運的是,有當地華人的熱情招待,讓我們對於這小島嶼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在腦海的記憶中增添了不少美麗的風貌。
儘管這幾天熱到頭昏眼花,全身汗流浹背,「食物」是讓我們每天的動力來源,也讓我對這個文化古城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希望有機會再來檳城繼續「吃」的旅行。
復古的街道 Traditional Streets
檳城(Penang),早年島嶼上種植檳榔樹而命名,位在馬來半島的西北側,緊鄰馬來半島且控制著麻六甲海峽,又被譽為「東方之珠」,是國父孫中山先生當年在東南亞的首要革命根據地。
其中首府喬治市在2008年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也在2014年獲得Lonely Planet《孤獨星球》評選為全球美食城冠軍,更是電影《色戒》的拍攝場景。
記得第一次來檳城(Penang),從台北出發的飛行時間約4個半小時,一直聽說這裡是個美食天堂,這次終於有機會到這個位於馬來西亞半島的西北側,列為世界文化遺址,中西合併的古城。一個我從來沒想過會來度假的地方,卻因為工作的關係而又意外來到這座熱情的島嶼。
吃完活力早餐之後,徒步展開探索城市之旅,第二次來,這裡的中國城有一種懷舊電影,風華絕代的感覺,原來是電影《色戒》拍攝場景的地方,都完整保留著20世紀初期的建築。
早期的洋樓,現在還是有人家居住。我很喜歡檳城的懷舊感覺,開車轉個彎就是百年歷史的洋樓,即是文化遺址保存區。晚上走這條路,雖然房屋都舊舊的卻別有一番風味。
在檳城很容易看見西方遊客,納悶的是,為何馬來西亞的華人區反而比我們台灣更具有傳統中國氣氛呢?我想,應該是早期華人移民至此,就一直維持當時的傳統沒有改變過吧。
而且,西方遊客來亞洲最想看的,的確是這些保有古早懷舊的建築與獨特的文化,台灣很多地方其實都已是新穎的高樓大廈,相較之下,檳城這裡的舊建築隨處可見。
甚至在益和茶樓內,很貼心地貼了中英文版的洋樓古蹟解說,現在我終於知道為何檳城的舊城區,房子都破破爛爛的不維修,既然已經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政府規定只能翻修內部,不能動到外部這有上百年歷史的古蹟文物。
離開檳城前的最後一頓大餐,滿足了心靈與味蕾,美食讓舌尖打轉的感覺是如此美妙,口齒還殘存著食物的鮮甜美味,這是連當地人都很自豪的特色。
壁畫街 George Town Street Art
壁畫街是近年來檳城最夯的觀光景點,被譽為「喬治市魔鏡」,故事源自於立陶宛藝術家Ernest Zacharevic,他於2010年旅行檳城後愛上了這塊土地,便開始拿起畫筆進行壁畫的裝置藝術,也剛好檳城政府推動鐵線裝置藝術,吸引大量國內外觀光客前來朝聖。
其實,這一帶壁畫區有點類台灣的高雄左營眷村 (現在已經拆除),只是眷村呈現的是比較國共抗戰或是一些新世代的壁畫,檳城這裡比較偏向早期的懷舊風格,彷彿時光倒退,呈現阿公阿嬤的童年時代。
基本上,一般的遊客都會拿到這張完整的壁畫尋寶圖,不過聽Leo說,他幾個月前來檳城,大夥兒在正午高溫下沒走一會兒便汗流浹背,最後只找到幾個比較有名的壁畫,多半其實都已經呈現斑駁且無法辨識的地步。
長久曝曬在熱情高掛的豔陽下,真的沒在開玩笑是會頭暈中暑的,於是,我們用偷吃步的方式,直接請地陪Stephen哥開車載我們前往舊城區,我們再自行漫步尋找其他壁畫景點。
檳城保留了獨特的懷舊特色,記得在吉隆坡中國城周圍的舊洋樓,也多半都維持相同的早期風貌。傳統老街的建築與裝潢,還有復古童趣的舞龍舞獅,讓人有種錯覺彷彿走在民國初年的路上,只差沒有剪妹妹頭或紮兩條小辮子。
1. 爬牆小孩: 首要映入眼簾的是這幅,怕被大人發現的「爬牆小孩」。
2. 姐弟共乘: 這幅真的很有趣,也是著名的壁畫之一。
3. 阿貴和英國人的對話: 體驗街頭的壁畫趣味,每次要想出一些搞笑的動作配合壁畫,真的是傷透腦筋,最後放棄還是走自己的外拍風格吧。還有這個早年華人阿貴和英國人對話的鐵線裝置藝術,好多台鎂光燈在眼前,真是受寵若驚(羞)。
4. 追風小子: 當然不能錯過「追風小子」,好像真的在騎摩托車一樣。
— 壁畫街一帶 —
壁畫街這裡座落著一些特色文化的博物館可以參觀,像是「潮益館」介紹京劇的起源。
如果對於早期革命有興趣的朋友們,有時間不仿進來國父革命博物館,為何當時檳城被國父選為首要革命據點。
隨意走進一間文創商品店鋪,買了一張明信片,很喜歡這家的普普風格商品。
飲料攤位,好喜歡這個隨意轉個彎遇見的笑臉。
「名香泰」涼茶舖/ 「名香泰」餅家 Ming Xiang Tai
下午三點多,太陽依然熱情如舊,我們拍了一些壁畫之後,身體不聽使喚地揮汗如雨,隨意走進轉角這間具有獨特古早風味的「名香泰」涼茶舖,這裡是傳統糕餅與古早味飲料結合的店鋪。
我隨意點了紅棗龍眼茶,真的超級好喝又止渴降火,只要馬幣6元,玻璃瓶喝完可以直接帶走。只是玻璃瓶也太重,真的無法像手搖飲料一樣隨手拿了就喝,於是我們還是決定在此歇會兒,休息片刻。
我好奇地問店員,為什麼要用玻璃瓶阿?不用一般的紙杯或塑膠杯冰起來就好,他們對於這種傳統飲料的作法與保存方式有著一定的堅持,當初飲料煮好是熱騰騰的,只有玻璃杯才能完全封住並保持品質。
聽完很感動,現在很多飲料商家為了賺錢都偷工減料或不顧品質,只要客人願意買單就好,在這裡能夠喝到這麼純正又養生的古早味飲料真的十分難得,也格外珍惜。
如同上一篇所述,想像一下,你在台灣吃東西,飲料會配冰豆漿、薏米水或是龍眼桂圓湯嗎?沒錯,這裡的飲料就是這麼養生又古早味。不過這裡氣候屬四季濕熱,飲料都是冰涼的居多,很少是溫熱的。
水上人家「姓氏橋」Clan Jetties of Penang
接著,我們徒步到檳城具有特色的水上人家,這裡早在19世紀末期,由中國福建泉州移民而來的華人,在此蓋起船屋生活超過一世紀,有王、林、周、陳、楊、李、郭七個姓氏,又稱為「姓氏橋」。
準備走進水上人家,看見了這個阿公阿嬤的搞笑彩繪,我們也來模仿一下。
這裡也是電影「初戀紅豆冰」的場景,喜歡拍照的我,突然覺得檳城好好玩,轉角處都會遇到驚喜,古色古香的街景都可以當作攝影的題材。
很喜歡這些彩色雨傘的配置,剛好遇到一群學生在彈唱募款。
椰子怎麼可以這麼逗趣呢。
榴槤泡芙,以前不太敢吃榴槤的我,覺得內餡口感香醇很好吃。
其實水上人家不大,約莫半小時可繞完一圈,我們還是花了一點時間,坐在岸邊吹著海風,看著眼前無際天空與寬闊的海洋,而我,腦袋裡仍在思考著未來。
汕頭街夜市 Shantou Street Night Market
來檳城一定要做的就是,先準備空好你的肚子,開始不停的「吃」。傍晚一到,汕頭街的夜市開始變得熱鬧,直到半夜依然燈火通明,到處都是熱食攤位,與新加坡不同的是,新加坡是整座建好編排整齊的熱食中心,這裡則是在店面前散落地擺攤做生意。
1. 汕頭街養生糖水舖
這間汕頭街養生糖水舖很有名。 古早傳統口味的食物依舊深入檳城人的日常生活中,保留著傳統與多元文化融合的風味,一些看似大概阿公阿嬤年代在吃的冰品,在這裡隨處可見。
儘管台灣也有維護著老街,古早味小吃要到特定某些地點才會吃到,我們的平日的飲食已經西化或是綜合其他國家的文化,基本上,年輕人不太會把傳統的食物當作平日的點心。
招牌四果湯(桂圓白木耳湯)!!!
第一次來檳城,覺得食物的名字都取得好奇怪,這個念念不忘的腐竹薏米,豆漿加上薏仁和蓮子,沒想到第二次來竟然一直撲空。
想像一下,你在台灣吃東西,飲料會配冰豆漿、薏米水或是龍眼桂圓湯嗎?沒錯,這裡的飲料就是這麼養生又古早味。不過這裡氣候屬四季濕熱,飲料都是冰涼的居多,很少是溫熱的。
2.「權記」鴨粥粿汁專賣店
汕頭街有名的還有這間「權記」的鴨粥和粿汁(類似湯粄條),口感濃稠美味,一個人絕對可以吃完一碗,千萬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
3. 天皇雞腳粿條湯
燉到軟嫩的滷雞爪,吸飽著充滿著濃郁的中藥湯汁。
4. 汕頭街著名正豆精
正豆精就是我們的豆花啦! 不過他們的傳統豆花口感比較偏向軟一點的豆腐。
5. 煎蕊冰
Winne姐很熱情,最後開車載我們到這間好吃的冰品攤位,夜市裡面有空間可以坐下來品嘗,這連當地人都很喜歡的特色甜品「煎蕊冰」(cendol)。
煎蕊冰乍看很像我們的剎冰或是摩摩喳喳,刨冰上放了大豆、青草凍、玉米等涼粉,淋上黑糖與椰漿,最後再加上一球香草冰淇淋即上桌。
這種冰冰又甜甜的馬來風味,嘴巴裡一次綜合不同的口感,相信一般人的接受度很高,是一種奇妙且一定要嘗試的當地甜品。這個夜晚的肚子充滿了好多異國料理,明天還要繼續加油品嘗美食。
— 印度甩烤餅 ROTI —
只有晚上才擺攤的印度甩烤餅,位在馬來西亞的不少街角,我真的超喜歡餅皮好Q彈的口感,如果是香蕉巧克力口味更是讚不絕口,真正在印度路邊反而吃不到這樣的口感。
— 肉骨茶 BAH KUT TEH —
口感還是最喜歡新加坡的肉骨茶。
小提醒:
檳城雖然很多傳統美食,但是多半的用餐環境或是餐具並不是非常乾淨,除了享受美食之外,還是要注意一下衛生,以免腸胃出了一些毛病喔!
德盛餐館 Desheng Restaurant
傍晚,我們從飯店集合徒步到當地著名的德盛餐館,沒想到不少金髮碧眼的外國人也在此排隊,可見這家餐廳的高知名度。
我們點了一整桌的馬來混和中華風味的料理,多半是大鍋快炒,多半是我們熟悉的菜餚再變化或添加當地食材的特色,吃起來一點也不陌生,再配上白飯一口接一口真是堪稱一絕。
益和茶樓 RESTORAN AIKHOE
檳城當地人的早餐很特別,多半以港式飲茶為主,Winne姐和Sephen哥等已經坐在位置上等歡迎我們,很熱情地推薦並介紹一些特色菜餚。
這間「益和茶樓」(RESTORAN AIKHOE)是當地人喜歡的茶餐廳,港點也做得較為精緻,不過,港式飲茶相信大家都不太陌生,我便不再贅述。
台灣人有嚴重拍食物的習慣,每當菜一上桌,大家猛拿手機或相機拍食物的同時成為一個有趣的現象,Stephen哥已經見怪不怪地笑笑說:「現在食物都要先經過手機掃瞄過後才可以吃喔!」
不過,習慣吃美而美早餐的我們,早餐突然換成重口味的港點,飲料變成熱高山烏龍茶(可以自己帶茶葉來泡),說實在的,真的一下很難適應XD。
我覺得最有特色且喜歡的是這盤,清蒸福建韭菜水晶包,Q彈滑嫩的外皮和清爽的內餡,不會令人感到油膩。Winne姐說,福建韭菜只能清蒸不能用炒的,否則會失去了它獨特的風味。
— 隨處可見的平價港式茶樓 —
我們點了一些小玩意兒,其實飲茶文化對於這裡的華僑而言,根本是平常的早點小吃,不像我們還要特地跑去港式茶餐廳才吃的到。
金沙度假村 Golden Sands Resort
金沙度假村是個小型的世外桃源,座落著椰子樹與樹葉搭建取代遮陽傘的休息區,內部的空間營造度假的氣氛,一整天待在這裡做日光浴發呆或看書、泳池裡戲水或是到海邊玩水上活動一點都不會覺得無聊。
原本這次來檳城,有一點想要前往傳說中的度假勝地蘭卡威,礙於只能搭船前往,交通時間過長讓行程變得緊迫,只好打消這個念頭。
不過,還有另一項選擇,就是前往與飯店簽約合作的金沙度假村(Golden Sands Resort),台灣正值寒冬,愛玩水也不怕曬的我當然不能錯過任何的新體驗。
中午時間,我們搭乘飯店接駁車前往金沙度假村,沿途開過一小段山路,車程約莫半小時終於抵達目的地,由於是飯店之間的合作,因此我們使用金沙度假村的游泳池設施和換衣間都是免費的。
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小型的世外桃源,座落著椰子樹與樹葉搭建取代遮陽傘的休息區,內部的空間營造度假的氣氛,一整天待在這裡做日光浴發呆或看書、泳池裡戲水或是到海邊玩水上活動一點都不會覺得無聊。
這裡的海邊沒有我們想像中的乾淨和漂亮,我抬頭仰望著天空,羨慕起玩拖曳傘在空中歡樂呼喊的人們,這是我從第一次到關島一直很想體驗卻沒有機會嘗試的水上活動。
我在靛藍色池水裡悠閒地游泳,雖然無法在海邊樂當一隻美人魚,游累了站在泳池的某一角的樹蔭下休憩,曬著太陽看周圍的孩童嬉戲也感到滿足。
我們在金沙度假村只待了三個小時,稍微感受一下度假的美好,即打道回府迎接令人期待的晚餐時光。
新生活麵店 Local Noodle Shop
一早在Leo的推薦之下,我們先到飯店對面的這間「新生活」品嘗所謂的「阿婆麵」,當然那只是我們自己取的名字,實際上是賣麵的婆婆煮的泡麵。
在檳城的早餐都好不像平常吃的早餐,昨天是港式飲茶,今天是湯泡麵,我喜歡每到一個地方好好感受當地的飲食文化。如果肚子還有空間,可以再點份嘎椰醬烤吐司,搭配上冰拉茶(奶茶),早上便會充滿幸福活力。
檳城 – 馬來半島的交通 Penang to Malaysia
從檳城到馬來半島有兩種方式:一是搭渡輪,二是直接行駛檳威大橋(檳城大橋),向西橫跨檳威海峽到達馬來半島的威省。1985年以前,渡輪是同往檳城和威省之間的主要交通工具,Stephen哥說,去程先讓我們體驗渡輪,回程再走檳威大橋。
當地的Stephen大哥很熱情地帶我們體驗道地生活,從來沒想過會在檳城搭渡輪,開啟這一天的美食之旅,我們真的很幸運,這是一般觀光客不會有的行程。
車子開進了一個巨大的魔法箱,渡輪內部體積寬敞高大,除了摩托車,能夠容納好幾十部轎車,甚至貨車和巴士都可以,令人感到驚奇。
三位混血兒姐弟在看海。
「門樓」泰式海鮮料理 LUAMMIT THAI FOOD
我們吹著海風,搭了渡輪約莫半小時抵達馬來半島,再開車到不知名的偏遠鄉間小路,終於到了當地人才知道超人氣「門樓」泰式海鮮料理(LUAMMIT THAI FOOD)。
幸好我們來的時間是平日,據說這裡每逢假日都是高朋滿座。早上的飲茶還沒完全消化完,接著又意外來這裡開始大啖現撈海鮮。
我們點了以下超豐盛的餐點:
1.我的飲料,椰子水。
2.泰國蝦很肥美比iphone還要大呢。
3.鹹蛋裹雞柳條的炸物。
4.炒芥藍菜。
5.炸蝦餅。
6.酸酸辣辣的炒九孔。
7.清蒸巨無霸泰國蝦。
8.炒福建麵配滷鴨爪。
9.最有名的一道清蒸筍殼魚。
若不是有地陪的帶領,我們真的無法吃到一整桌美味的海鮮料理,除了滿足味蕾也心存感謝。最後,我們從馬來半島開車奔馳在威檳大橋上,回到檳城的舊城區,展開壁畫街尋寶之旅。
檳城買什麼?What to buy in Penang?
我們進到這一間大超級市場MYDIN,他們的便利超商叫Happy Mart。
1. 檳城白咖啡 Penang White Coffee: 大家一定會買的檳城白咖啡。
2. 白咖哩泡麵 Penag White Curry Noodles: 檳城有名的莫過於白咖哩泡麵,被美譽為「世界最好吃的白咖哩泡麵」。受高度歡迎的檳城白咖哩泡麵,喜歡拉薩口味的人絕對會愛上這曾是排名冠軍的泡麵,不過每個人口味喜好不同,可以嘗試看看不同的料理風味。
3. 游建好肉骨茶 Yew Chian Haw BAH KUT TEH:這牌子的肉骨茶也聽說很好吃。
4. 三角標清熱水 Three Legs Cooling Water: 可能這裡實在太熱,所以在超市容易見到這「三角標清熱水」俗稱「犀牛水」,在這裡先說聲抱歉,我一開始看到這瓶水的圖示先是大笑了一下(忍住),但如果真的不小心中暑,那這可能就是我的救生水。
喬治市酒吧街 Bar Street
我們飯後先散步到歷史久遠的東方文華酒店 (Oriental Mandarin Hotel),在裡面繞了一圈之後,最後走回這條所謂的酒吧街,我們和captain的當地朋友們碰面,大家在戶外坐了下來小聊一會兒,經過一間按摩店的店名叫「良心」,路上都還有三輪車呢,都好真有趣。
這條街並沒有想像中的熱鬧,這一帶早期是大家享受夜生活的地方,不過近年來政府嚴格取締,很多附近的迪斯可都已關門,只剩這裡可以聽音樂小酌放鬆一下。
這裡氣候一年四季都很濕熱,一早忙完一些家務事或辦完公事之後,白天外頭實在太熱不適合再出門,於是人們都有午覺的習慣。傍晚的氣溫才漸為涼爽,才又開始接下來的作息,所以當地人普遍習慣晚睡。
微風徐徐吹來,很難相信台灣這時候是正處濕冷的冬天,而我卻在這裡跟著當地緩慢的步調,不自覺感到慵懶了起來。
真的很感謝這兩天有在地人的熱情帶領,才讓我們在檳城的行程意外地滿檔且充實,期待下次再來玩。
Love,
Copyright © GWANMIA,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文創作,版權所有)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