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rlin, I combined my first and second time stories in this fantastic historical capital in Germany to share with you all.
柏林有許多錯綜複雜的多元文化,因此充滿了其他城市所沒有的魅力,終於,這次我見到我想見的柏林,夜晚的頹廢塗鴉藝術。
為何要來柏林 Why You Must Visit Berlin
柏林,過去曾經是普魯士的首都,二次世界大戰後分裂成東西德,美麗與哀愁集結於此,首都遷到波昂(Bonn)。1990年柏林圍牆倒塌之後,柏林重新定位,變回德國的首都,朝著世界矚目的大都會城市邁進,許多重要盛典皆在柏林而著名,包括柏林愛樂或柏林影展,甚至近年來的柏林時裝週。
柏林的面積是巴黎的9倍大,第一次來該如何玩?也真是傷透腦筋,光看旅遊書也是沒有頭緒,就連到了德國等車跟旁邊的年輕德國女生聊天,她都說柏林很大好好玩,起碼需要一個禮拜以上。
從大學開始,除了慕尼黑,柏林一直是同學們的「文化」指標,也是我很想來拜訪的地方,想要見證冷戰前後的歷史,因為「渴望自由」而倒塌的柏林圍牆,找尋這城市令人著迷的原因。
吃早餐的傳統 German Eating Tradition
—第一次來 First Time in Spring —
5月的德國真的到處都是綠油油的,春天來臨的感覺真的好美,坐在火車上也感到十分愉悅,與上個月的感覺差很多。大概中午11點準備出門,柏林的天氣比我想像中的溫暖,儘管出門天氣來是陰陰的,但是沒下雨總是覺得很好。
一早天氣很好出太陽,但我不知道到底是時差問題還是太興奮,今天大概6-7點就睡不著,化了妝之後還是很早,大家都還在睡覺。我穿著A&F的連帽外套,走出陽台,找了個椅子,腳跨在陽台圍欄上,脖子圍著圍巾,耳機聽著音樂,看著小說,看著地鐵列車一陣一陣行駛。
原本想說怎麼都沒人吃早餐,後來被告知德國人早上的傳統是10點會一起吃白香腸 (Weißwurst),我一開始還不相信,果真,10點一到,大家都各自走到廚房,從鍋子裡夾出兩條短短的白香腸和一個烤好酥脆的Brezel(扭結餅)放在自己的盤子上,圍坐在陽台上的桌子。
大家其實也沒聊什麼,還滿享受這樣寧靜的氣氛,大家都把白香腸的皮撕開,白色的香腸肉切成小塊沾上番茄醬或芥茉醬放入口中,吃完餐之後,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動,我們三人則出發前往聯邦國會大廈。
—第二次來 Second Time in Summer—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
5 Things to do during the Corona Lockdown|Fashion Student|Berlin, Germany
New Life in Berlin as a Fashion Student|Autumn and Winter Lookbook |Germany
2 Weeks Student Life in Berlin | Summer Germany
柏林最佳散步路線 Best Berliner Walking Route
柏林的天氣總是變化很大,再過幾天就要離開這個城市,今天出太陽的好天氣,也是這周能穿短袖的最後一天,接下來又會開始下雨變冷,原本下午想去附近不遠的美麗的小鎮波茨坦(Potsdam),最後決定留在市區。
Meike一直很推薦我,如果天氣好的話,從柏林中央車站(Berlin Hauptbahnhof)經過聯邦國會大廈(Bundestag),再一路散步到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天氣超好,隨意拍的藍天白雲好美,這一段路走起來很舒服,心情也會跟愉悅起來。
途中會經過:
柏林中央車站 Berlin Hauptbahnhof
聯邦國會大廈 Bundestag
提爾公園 Tiergarten
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
布蘭登堡門 Brandenburger Tor
沒錯,第一站先來到布蘭登堡門(Brandenburger Tor),「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未倒塌前,此為東西德分裂的象徵,如今,則是德國統一的象徵。
很多街頭藝人扮演早期東德的模樣,穿著制服和大家拍照,柏林是我目前看過最生動有趣的。這也太諂媚了吧?兩個人馬上跪下來獻花,阿嬤笑得合不攏嘴。
柏林其中有名的莫過於柏林「熊」,好彩色的柏林熊,分散到處都可看到。紀念品店外的大熊讓路過的觀光客都忍不住拍了一張,我被柏林「熊抱」!
還有紀念品裡賣的一張可愛的貼紙,上面的字”Ich bin ein Berliner”讓我當場笑了出來。
想到教授以前說的笑話,Berliner,是「柏林人」也是「甜甜圈」的意思。196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西柏林演講時,為了表示自己的親切,說了一句”Ich bin ein Berliner”(他當時所想表達的是,我是柏林人)。
偏偏德文文法中有提到用於特定人稱之前不能直接放冠詞,跟英文文法I am a Berliner不一樣,正確應該說”Ich bin Berliner”,所以拉,他就把自己說成「我是一個甜甜圈…」,在當時造成不少笑話,成為經典句子。
真的會有人租這種腳踏車騎在路上喔! 還有觀光巴士有柏林熊超可愛的!
蒂爾公園 Tiergarten
隔天早上,從布蘭登堡門站出來,往聯邦國會大廈,經過蒂爾公園(Tiergarten),直譯德文的意思是「動物公園」,東西約3km的市民花園。這是以前皇室打獵的地方,以前有很多動物,現在就只是個公園,天氣很好,走在旅意盎然的樹林裡面很舒服。
我們走回來的時候經過林蔭大道,剛好有街頭藝人正在製作超大彩色泡泡,小朋友則是天真浪漫,歡樂追逐飄動在空中的大泡泡,玩得不亦樂乎。每次當我正要按下快門,泡泡都已經被搓破照不成功,照了好多次才成功。
直走蒂爾花園的中間,就會看到勝利紀念柱(Siegesäule),頂端有金色女神維多利亞之像,二樓是可以眺望柏林市區看風景的地方,費用是5歐元,礙於時間緊迫,很可惜我們沒有進去。
最後,走到貝勒務宮(Schloss Belleve),也就等同美國的白宮,德國總統的居住宮殿,內部不對外開放。
聯邦國會大廈 Bundestag
來柏林不可以錯過的莫過於聯邦國會大廈(Bundestag),這裡觀光客總是很多,現場排隊更是大排長龍,其實,大家主要看的不是聯邦國會大廈本身,而是想要進入這銀色的球狀現代感的建築物內。
進入聯邦國會大廈需要事先上網登記,我們太晚才上網查詢,必須在三天前上官網預約,時間已經排要後天,還有另一個方式是現場排隊。
—隔天—
工作人員說早上8點再過來排隊是最好的,人也比較少,我想,有可能是因為今天是國定假日的關係,或許來自德國其他城市的訪客也相對較多。
隔天一早大約6:30很早就起床,為了8點出門趕到聯邦國會大廈(Bundestag),我們沒有在三天前上官網劃位,因為每日名額有限,所以想要參觀的話只能現場排隊。
大概8點半,現場劃位的辦公室前已經有一些排隊人潮,站了約一個小時才輪到我們登記明天的行程,入場參觀是免費的,終於事情辦妥,心情輕鬆很多。此時回頭一看,後面隊伍真的很壯觀,還好我們有提早來,現場排隊的人潮已經超過幾百公尺長,真的很誇張。
早上11點準時到聯邦國會大廈,先從正門口進入,搭電梯上樓之後,這傳統的建築的身後是摩登玻璃帷幕圓頂的球狀建築物,整個球面由銀色鏡面銜接而成,沿著球面設有走道,聽著導覽可以認識周圍的建築和景色,大概在裡面待一個小時就夠。
傳統的建築的身後是摩登玻璃帷幕圓頂的球狀建築物,整個球面由銀色鏡面銜接而成,沿著球面設有走道,聽著導覽可以認識周圍的建築和景色。
路上捐款要注意 Be Aware of Donation
從柏林中央車站出來,走過一條橋的時候,一位(假?)聾啞的中東女生一直用苦苦哀求的眼神,拿著手上的殘障捐款看板走到我面前。一開始不太理她,沒想到拍完照走過橋之後,她又抱著看板纏上我,希望可以幫助他們。我看上面有一些人簽名,應該不算是騙人的,跟她說只要捐5歐元(其實換成台幣也很多耶),她很開心對我比飛吻。
但我只有一張20歐元,當我簽完名要寫捐款金額的時候,她突然把看板翻過來:「最低捐款金額:20歐元」,意思是,她沒有打算找我錢的意思。當下真的超生氣,怎麼可以這樣呢?!那女生拿出身上的5元給我,搖搖頭表示沒有了,我只差沒破口大罵,還是很堅持要他們找回10元,最後一旁的小男生才又從口袋裡掏出一張10元。離開的時候真的好氣喔,只能大罵他們:”Liar!”(好弱喔)
亞歷山大廣場 Alexander Platz
接著,我們前往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 Platz),但這時已經開始下起大雨來,但因為這天是國定假日,想要中午在附近飽餐一頓,走了一整圈居然沒有一間餐廳有開,於是我們搭一站到Hackescher Markt,想說那裡餐廳很多,應該有總有吃的吧。終於看到土耳其的小吃店有開,吃完雞肉沙威瑪,雨停之後外面突然出太陽,天氣轉晴,心情真是大好。
我們再度回到亞歷山大廣場,電視塔(Fernseh Turm)是柏林最高的建築物,高365m,買票排隊的人潮實在太多太可怕了,所以這兩個小時的時間,我們就搭公車先繞周圍景點一圈,等我們回到亞歷山大廣場,還要再45分鐘才會輪到我們進場,票價是20歐元喔。
我們到一旁的星巴克待了一會兒,結果一個黑人小孩年約5-7歲吧! 超有趣,到每個桌子前坐著,都不說話看著陌生的對方會有什麼反應,當他坐到我們這桌時,我好奇問他:”Hey! How are you?”結果他和我們面面相覷三秒之後又跑到別桌,我們兩個因為他的舉動笑了出來。
輪到我們到了電視塔,這裡真的觀光客好多,應該是歐洲沒這種幾十層高樓的高速電梯,我突然覺得台灣好先進,台北101跟高雄85大樓的硬體設備真的可以大贏柏林電視塔!這裡風景很美但是這裡真的很小,走一小圈就走完,我們大概只待了10分鐘。
咖哩香腸 Curry Wurst
熱鬧的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 Platz),這裡會看到有趣的現象,就是很多流動攤販,重點是這些男生身上會背著現煎香腸的機器在廣場到處走動。
只有天氣好的時候才看的到,下雨天或陰天他們又恢復成路邊攤,可惜我當下沒有馬上捕抓到那一刻,不過香腸搭配烤麵包才1.35歐元真的太便宜。
重點來啦! 就是柏林有名的咖哩香腸(Curry Wurst),到底為何有名,我仍然一頭霧水,不過就是烤好的法蘭克福香腸,切成小塊一塊,並淋上醬汁並灑上咖哩粉,可選擇搭配現炸薯條。
其實很好吃,只是我以為咖哩香腸是的完整一條香腸,結果和想像中的不一樣,不知道特色在哪裡,而且一條要2.5歐元不是很便宜,我想我可能久久才會再來吃吧!
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
雄偉的柏林大教堂 (Berliner Dom) 是一座基督新教路德宗教堂,位於柏林市區博物館島的東部,曾經是德意志帝國霍亨索倫王朝的宮廷教堂。
現在居然還有人在玩飛踢?!
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
搭電車到哈克夏市場車站(Hackescher Market),再走到博物館島 (Museumsinsel)看柏林最有名的貝加蒙博物館(Pergamonmusuem),不知道是因為快要休館還是周末,館外大排長龍只好繞道在附近走走。
最後,我們到了博物館島(Museumsinsel),但是一整天走下來沒有時間和體力再進去裡面逛,所以只好就在外圍走了一圈,希望下次有機會再進入著名的貝加蒙博物館(Pergamon Museum)參觀。
這一帶路上很容易看到用水管裝置的藝術。走到廣場的另一頭,聖母瑪麗亞教堂(Spandauer Str. Marienkirche),一旁的噴泉有海神,宙斯的兄弟。附近還有德國歷史博物館和一些藝廊,有點感傷的猶太人銅像。
路上還看見啤酒車,全部人都要踩才會轉動喔! 超有趣的,帥氣的男孩們熱情向我招手!(羞)
哈克夏中庭 Hackesche Höfe
哈克夏中庭白天的時候,正面是百貨公司,基本上是一些歐洲百貨常見的品牌。
HackescheHöfe (哈克夏中庭),這裡以前曾經是廢墟的百貨公司,後來被藝術家非法佔據之後,改造成獨一無二的藝術天堂。同一棟大樓內有咖啡廳、餐廳、劇場、商店和演奏廳等,哈克夏中庭裡面很像迷宮,很多特色小店設置在此。
這裡有一些可愛的店鋪,這是比較偏日式雜貨的風格小店。還有來柏林不可不知的,舊東德時期的第一個小綠人號誌,這間東德交通號誌小人 AMPELMANN Belin 總店裡賣的全是可愛的周邊文創商品,從文具到日用品都有。
夜晚又是不一樣的感覺,牆壁上都是幾何圖形的磁磚藝術,我和新朋友Maxime都好喜歡這裡。拼貼的藝術再無限延伸,假裝荒廢的死角,也是藝術的一種,現代版的聖母瑪利亞,太喜歡了,好幽默好有創意。
再往裡面走,好像走入時光隧道一樣。這次無意間我終於看到我所想要見的柏林,某一入口進來,從天花板、牆壁到地板充滿了各式各樣的塗鴉,也許是頹廢的藝術風格卻很生動有趣,餐廳和咖啡館也獨樹一格。
仔細看發現有好多驚喜在裡面,很無厘頭的塗鴉風格我也好喜歡,太喜歡這種似彩鮮豔的創作。這是突破傳統嗎?安妮法蘭克和金剛?!好有衝突感的創意。
同性戀的合法宣示,柏林很多同性戀,所以柏林是性感的。
摩托車博物館 1. Berliner DDR Motorrad-Musuem
對於冷戰或是東西德歷史感興趣的你們,不妨走一趟舊東德共產時期的第一間摩托車博物館(1. Berliner DDR Motorrad-Musuem)。
從亞歷山大廣場(Alexander Platz)搭S7電車到哈夏克市場(Hackescher Market),下車之後再往左邊繼續直走到不遠的Hochstraße,會看到不是很起眼,舊東德共產時期的第一間摩托車博物館(1. Berliner DDR Motorrad-Musuem)。
一開始其實是很興奮的,踏進博物館內之後,突然有點愣住,因為只有兩層樓的小小間博物館,應該是老闆的私人收藏博物館。如果不是機車迷,基本上10分鐘就可以繞完了,收費是6歐元,拍照還要多付1歐元。
還好老闆最後說,不用多收1歐元也可以照相,我才鬆了一口氣,這時整間博物館空蕩蕩的,只有一個阿伯很認真在研究機車。總而言之,我們大概待不到半小時,我還一直跟他說不好意思,這間博物館雖然有它的寶貴價值,卻比想像中的小巧迷你。
遊史普利河 River Spree
Boat sightseeing
從DDR摩托車博物館出來,前往到博物館島的方向,經過波光粼粼的史普利河(Spree),記得第一次來柏林的時候,還去遊過河呢!只可惜當時天氣陰暗,沒有陽光襯托出柏林另一種熱情的美麗,一旁有個DDR博物館旁的露天咖啡座。
天氣很好,接著走往大教堂的方向,橫貫室內的史普利河(Spree)遊覽船(River Croise)很有名,走進其中一個船艇後往上走到頂部,找了靠欄杆的位置,這時就會有服務生為大家送上飲料。
基本上觀光客都會在船上點些啤酒,有位老服務生脾氣不好有點瘋瘋的,大家一直覺得他說話的模樣很好笑,我呢,則是享受一下這時候難得靜謐的悠閒,也有攝影師幫每一桌的人拍照索取費用。可惜,天氣開始有點變陰,柏林遊河沒有我想像中的美麗,大約一個小時遊船行程就可以結束。
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 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
我們從聯邦國會大廈繼續往前走往大使館街,這裡各國大使館林立,經過美國大使館,隔著透明玻璃牆裡面放一隻綠色的自由女神柏林熊,我很興奮是紐約耶! 這也是我一直很想去的城市。
美國大使館對面是猶太人大屠殺紀念碑(Denkmal für die ermordeten Juden Europas),這不是我一開始提出的景點,一塊塊黑黑的方形石磚,由低到深排列著,行走的步道也是棋盤式設計,原來,這些方型的是紀念死去的猶太人。
當下我居然問:「這些棺材裡面有人嗎?」我一開始以為這是墓園,真恐怖,有人無奈地解釋:「這只是個紀念碑好嗎?」一共有2711座看起來像墓碑的水泥紀念碑,紀念所有在歐洲的猶太人罹患者。地底下是有姓名展示廳,我們並沒有進去。如果以不嚴肅的角度去看,其實這裡是迷宮耶,走在這之間真的滿奇妙的。
在大使館附近吃中國餐廳很奇妙耶。
查理檢查哨 Haus am Checkpoint Charlie
查理檢查哨(Haus am Checkpoint Charlie),這是當時東西德分裂的美國大兵站崗地方,現在也是熱門觀光景點,不少街頭藝人穿著美國大兵的制服跟遊客拍照,圍牆博物館(Mauer Museum)就在一旁。
其實沿路上就可以看到很多柏林圍牆(Berliner Mauer)的藝術創作或是歷史介紹的看板,是我到夢想到柏林來一定要體驗的時代下產物,周圍也有些博物館,專門介紹冷戰或是納粹時期的歷史,但我們都沒有進去。
柏林圍牆曾經在的地方,被拆除後留下的指標。
雖然當時歷史是嚴肅的,但是被藝術家們彩繪裝扮之後,總是多了一些不一樣的色彩,以我愛拍照的個性,當然就是很想拍佇立在這一帶,每一個有塗鴉的柏林圍牆藝術品,很多誇張的塗鴉真的很特別,令我非常感興趣,繼續往下一個景點前進。
Topography of Terror Documentation Center
我們繼續往前走往免費的 Topography of Terror Documentation Center,是2010年設立的露天展示館,一大排磚牆上面掛著從1933年希特勒執政到歧視猶太人等的歷史與照片,由左到右,也大概花了最快15分鐘至半小時把它看完。
我呢,德文艱澀的部分就看英文介紹,也是要停留一會兒花一點時間看,當然也不是每個都這麼詳細停下來,雖然對當時的歐洲歷史有興趣,但畢竟這段是個殘忍的納粹時代,我也是挑一些我有興趣的圖文來看。
波茨坦廣場 Potsdamer Platz
著名的波茨坦廣場(Potsdamer Platz),進了傳說中的SONY中心,其實,我認真覺得台灣,應該是說亞洲的資訊和科技實在太發達,到處都可以看到最新的3C產品,來這裡真的沒有讓我驚豔,兩層樓高而已。
有人還把Casio當成是Sony,記得荷蘭朋友Kitty手上拿HTC,但不知道是來自台灣,歐洲人好像對亞洲這些電子品牌不是很了解,東西可以用就好,明明他們手上用的科技產品都是國際知名的大廠牌(我…暈倒)。
旅遊書上波茨坦廣場內的樂高中心前的愛因斯坦已經被拆掉,換成一個搞笑的樂手,我沒有買門票進去看,坐在人行道上的小柱子上呆坐著,望著眼前馬路上的車輛來來去去。
沒想到有一個騎摩托車看似義大利的男生,把他的女性朋友放下來之後,走到我面前問我:「請問妳知道哪裡有賣PIZZA嗎?」咦?先生,你從哪裡看得出來我對這一帶很熟?笑笑地跟他說我不知道!
對面是柏林的好萊嗚大道,有很多金色的投影片台,鏡頭很小,所以眼睛都要靠近看才看的到,但投影片的人物,應該是以前早期很紅的人物,所以都不認識,儘管如此,也滿有一番風趣的。
晚上,大家一群人散步到波茨坦廣場,周末夜晚的廣場很熱鬧,穹頂的顏色,桃紅,紫,藍不斷變化,說真的,歐洲的燈光效果(硬體)或娛樂設備真的沒有亞洲或美國來的厲害,感受一下德國首都夜晚的美麗之後,累了一天,大家搭乘地鐵回家休息。
德國人吃飯時間很晚,晚上8點多大家窩在客廳看德國兒童選秀大賽,其實超好看的耶,這些小孩唱的都是西洋熱門歌曲,發現有一首輕快的歌在我很喜歡,德國新生代女歌手Leslie Clio的I cound’t care less,雖然歌詞很無厘頭,在台灣聽不到這首歌,分享給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們。
東邊畫廊 East Gallery
東邊畫廊(East Gallery),本來不是在我的list裡面,沒做到這部份的功課,我還一直以是室內的藝廊,想說為何一定要去那裏?沒想到,那裡竟然就是全部塗鴉的柏林圍牆,就是我一直想來的地方,真是太開心了! 我把牆上的各個塗鴉當作是一幅幅畫慢慢欣賞。
從亞歷山大廣場搭S7到柏林東站(Ostbahnhof),直走出來就會看到遠方有彩色的延伸牆面 即是「東邊畫廊」(East Gallery)。柏林圍牆的遺址其實散佈在柏林的各個角落,但東區畫廊的獨特在於,這裡有保存完整且綿延的長廊,牆上豐富多元的塗鴉,吸引很多藝術愛好者來此創造靈感。
當時嚴肅的歷史被藝術家們彩繪裝扮之後,充滿前衛的色彩獨特性,圍牆外部(即舊東德)每一幅塗鴉都賦予了新的生命與詼諧逗趣,沿路上也不難見到就東德時期的紀念品攤位與當時DDR時期特有的小型車輛,走到圍牆盡頭仍感到意猶未盡。
儘管柏林圍牆是個傷心的歷史,因為圍牆的建蓋,一邊成為東德共產世界,一邊則是西德自由民主。這裡卻讓嚴肅的歷史變成趣味與活力,圖鴉不只是圖鴉,很多幅創作其實都可以當作獨立的藝術品,充滿無限想像且富有寓意,有些甚至是經典值得細細品味。
東區藝廊上最具特色的莫過於這幅“The Kiss”,第一眼你或許會覺得這只是個政治玩笑的塗鴉。前蘇聯領導人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訪問當時舊東德總理昂奈克(Erich Honecker),因為這禮貌性的輕吻引來國際媒體的軒然大波。
實際上,這只是當時文化上的禮節與問候,藝術家將當時的黑白照片畫在柏林圍牆上並搭配幽默的標題,成為目前東區畫廊上最令人津津樂道的代表。
這裡的紀念品店家可以幫您在護照內,蓋上別具特色的舊東德時期的通行章,這是德國海關准許可適用的。一群日本女生很開心地拿出護照給店家蓋章當作紀念。對面則是海生館。很多人走累了在河岸的階梯上坐著休息。
非洲餐廳 Blue Nile
晚上我們大家一起到這間非洲餐廳Blue Nile Restaurant吃晚餐,這間也是高朋滿座,這是我第二次吃非洲菜,很奇妙吧,餅皮就等於我們的米飯,口感很像厚實的春捲皮,可以選喜歡的肉和菜,多半以燉羊肉居多,香料味道滿濃厚的。
我們點了5人份的組合,撕一片Q嫩的餅皮將肉和菜沾上醬料捲起來一起吃,再搭配飲料,吃完其實非常有飽足感。
十字山 Kreuzberg
Kreuzberg(十字山),這裡異國餐廳、酒吧和夜店林立,周末聚集了許多年輕人在此玩樂,星期六的夜晚顯得特別熱鬧。
也許這城市的建築沒有其他鄉鎮漂亮,柏林就特別在,深度走在街頭上,也許一些東西看起來很像垃圾,門口也看起來破爛,仔細一看這其實都是藝術。
從Hackesche Höfe (哈克夏中庭)搭了一段地鐵到Schönenberg站,最後我們散步到Kreuzberg(十字山),這裡異國餐廳、酒吧和夜店林立,周末聚集了許多年輕人在此玩樂,星期六的夜晚顯得特別熱鬧。
我問Maxime,柏林的夜生活這麼豐富也很精彩,這裡的人難道就真的夜夜笙歌嗎?
她回答,德國人其實很自律,該玩的時候玩,周末就好好放鬆,該認真上課或上班的時候還是會認真,不會因此而翹班翹課,非常有自己的生活規律。(不虧是德國人啊!)
因為這裡房價不貴,因此聚集了很多土耳其人來此居住,很容易看到不少沙威瑪等土耳其特色的小吃店,而且價格經濟實惠。學生們和藝術家也因為這裡的租屋價錢最便宜,讓這個地段也形成獨特的文化,到處都是塗鴉藝術。
唯一要注意的是,土耳其男生也滿好色的,他們不太敢真的對我們亞洲女生怎麼樣,但還是會言語上的調戲,晚上走路都還是小心一點為妙。
Berlin ist Beste! (柏林是最棒的!) 這裡隨處都是塗鴉。但真的是藝術,連房屋側邊都是巨大的天馬行空塗鴉。
也許這城市的建築沒有其他鄉鎮漂亮,柏林就特別在,深度走在街頭上,也許一些東西看起來很像垃圾,門口也看起來破爛,仔細一看這其實都是藝術。
晚安! 越晚越迷人的柏林。
— 快離開柏林前 —
很開心還能和Maxime在Schliesses Tor站見個面,這一帶也是屬於十字山(Kreuzberg),不少異國餐廳在此,特色小酒吧林立。
看完球賽的尾端之後,我們在散步了一會兒,突然好不想離開柏林,待了一段時間大概有了感情,也發現柏林的迷人之處,自己好像真的可以融入德國過生活。
柏林的特色之一,到處都能見到特色塗鴉以及有格調的酒吧,在這裡點杯小酒等同於在咖啡館喝咖啡,而且價錢都不算太貴。
我們隨意走進看似不起眼的一間JOHN MUIR待了一會兒,Maxime暑假過完之後即將展開在美國的新生活,很開心能夠在柏林認識這位可愛的女孩,希望她能夠很快地完成她的夢想,期待下次再見面。
人氣漢堡 Schiller Burger
位在Boddins Straße附近的Schiller Burger,是柏林人氣排名前10名的漢堡店,每天都聚集了很多年輕人,有名的除了漢堡還有甜薯條(可惜沒點)。
這一帶也屬於十字山(Kreuzberg)住了很多藝術家和學生,風格和我家那一帶很不一樣,我們外帶漢堡走到附近的機場公園Tempelhofer Freiheit Ehemaliges Flugfeld。
機場公園 Tempelhofer Freiheit Ehemaliges Flugfeld
除了剛剛被(假?)殘障人士騙錢不悅之外,能夠在柏林見到展開新生活的大學同學真的很開心。
Yuting說這裡的重要性等同於紐約的中央公園,曾經要拆除蓋大樓,因為大家的一致決定,讓這片大草皮幸運地被保留下來。這裡也好多年輕人和朋友們聚在一起野餐聊天,歐洲的夏天,早上5點就天亮,晚上10點才天黑,我們在晚上9點多坐在草地上吃晚餐,聊著彼此的生活,看著夕陽落下,還是感到很不可思議。
晚上我也見了她的好朋友,中文說超好的一位來自澳州的小帥哥(可惜他是個姊妹),之前在吉隆坡和台北都住過幾年,最近因為剛考上阿聯酋航空的空服員很緊張,很好奇問了我很多飛機上會遇到的可愛問題。
我們找了一間他們都很熟悉的bar,坐在外面聊天,沒想到德國男老闆因為看世足賽看到入迷,眼睛不停盯著電視螢幕,完全捨不得踏出店門口來服務我們。非得叫了好幾次才有用,最後大家都不想給他小費他也無所謂,真的很有趣。
下次不敢穿短褲還在外面待太晚,尤其是土耳其人多的這區,男生總愛用調戲的口氣或色瞇瞇的眼神看著妳,一個人坐地鐵回去還真的有點害怕,總之,平安到家。
柏林圍牆紀念公園 (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 /Berlin Wall Memorial)
星期天開始放晴,攝氏20-22度左右,風吹來還是感到微涼。
一早悠哉吃了豐盛的早餐後,便漫步到我們家街口的柏林圍牆紀念公園(Gedenkstätte Berliner Mauer /Berlin Wall Memorial),台灣旅遊書沒有介紹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遊客來此。
貝爾瑙街 (Bernauer Straße),這條街道因為圍牆的建蓋,一邊成為東德共產世界,一邊則是西德自由民主。
看了一些簡介和紀錄片,有些人的房子就剛好在這條街上,為了要逃亡到西德,從住家不惜跳窗下來,老人家也是,警察還拿彈簧板在樓下接住他們,大家把所有家當全都往西德方向的窗外丟,有些畫面很好笑。
但讓我感觸的是兩張照片,女兒在西德結婚了,卻因為這圍牆,只能站在屋前,位在東德的媽媽只能屋內探出窗外哭著為女兒祝福。
柏林圍牆被拆除之後的鋼筋支架,只要有柏林圍牆的地方都有塗鴉,但這裡的比較普通。
在展示館裡看著歷史照片的同時,一位黑色捲髮的高壯義大利男生對我笑了笑,走過來問我是不是日本人?他之前在杜塞朵夫(Düsseldorf)當交換學生,我長得好像他之前見到的日本女生。(蝦會?!所以說,外國人眼中看亞洲人都覺得好像,就像我們看外國人長得很像是一樣道理。)
大概也稍微用德文聊了一下,他和朋友們今天是最後一天待在柏林,我跟他說我還要往別的方向走,於是笑笑地跟他說再見。
路上的紅綠燈都還保留舊東德時期的第一個出現小綠人交通號誌,綠燈是男生,紅燈是女生,好可愛。
在歐洲路上常常看到可愛的親子腳踏車,而且路上的啤酒廣告都好開放!
柏林圍牆公園-跳蚤市場 Mauer Park Flea Market
接著走到圍牆公園(Mauer Park),這裡每個星期天有名的是跳蚤市場。我一開始以為跳蚤市場沒什麼,沒想到超多優質的設計商品和創作,覺得有趣的莫過於復古老照片攤位。
這些真的是大概50年以上,當然,有些是再加洗過像老照片,每個人經過都翻了一下大笑,有家庭合照有情侶、小孩、老人、風景照什麼都有,有些真的很白痴,一個德國小男生沒耐性看了跟他朋友說,這根本是假家庭嘛!
但還是有愛好舊照片的收集者,挑了好久,跟她女生朋友討論照片一直笑。對了!我從她們對話學到了德文的「這東西有事嗎?」是“Entschuldigung! Was ist das?”
我也挑了滿久,總算找到比較有意境的老照片,4張1歐元。
這裡很多攤都有賣有獨特藝術風格的明信片。
這些全都是蜂蜜搭配的不同口味果醬,老闆娘會一直發小脆餅提供大家無限試吃,超好吃的。
全手工製作的背包,布料質感超好的,25歐元瞬間不見了!限量只有一個。
復古黑膠唱片。
好可愛的手做花布時鐘,T-shirt也都好有強烈風格
好多台復古相機。
從跳蚤市場離開的時候,突然一位德國微胖的大叔跟在我後面走了一段路,竟然問我這附近的Seminar(研討會)在哪裡?最好我會知道! 當我把太陽眼鏡拿下來之後,他才知道原來我不是柏林人,不過他說我的穿搭看起來就像個柏林女孩。
聽到我只待兩個禮拜,他一直覺得好可惜,也對台灣很感興趣,一直跟我要電話,最後還是趕緊跟他說再見。奇怪,德國人通常不是不會在路上亂搭訕的嗎?
柏林圍牆公園 Mauer Park
這女生唱歌超好聽,對面坐滿聆聽的觀眾。圍牆公園除了也有塗鴉之外,這裡周末下午聚集超多年輕人,有很棒的現場很high的演奏,簡單的樂器演奏,也能讓路人全部忘我地圍成一圈舞動起來,不然,待上一整個下午坐在草地上聽著電音感覺也很舒服。
正在討論要畫什麼的兩位年輕男生。有位德國大哥看到我在拍這些塗鴉,問我是不是很喜歡?他說,那個臉歪嘴斜的修女也瘋狂是他朋友畫的呢! 我真的好愛這幅創作喔!
連鎖漢堡店 Tommi’s Burger Joint
Bernauer Straße站附近的Tommi’s Burger Joint,這間連鎖漢堡店總是聚集很多年輕人,店裡的音樂也很棒。第一次光顧是和新認識的香港朋友也是留學生Maxime一同前來。
柏林以電音(electric music)聞名,連在路上隨處都可以聽到不一樣的獨特電音,室友說,因為柏林聚集了全世界有名的DJ。我雖然不太懂卻已愛上house music的節奏,如伸展台會聽到的時尚感,並不是吵雜俗氣的音樂。
尊重與保護猶太人的方式 Protective Way
跟大家分享一個柏林的小祕密,就是我們家Bernauer Straße同一條街的這棟不起眼的公寓,每天從早到晚都有警察在駐守著,每次經過這裡,我不敢拿相機拍,沒想到用google map搜尋,竟然這棟樓還被馬賽克起來?!
有一天,我忍不住好奇地問室友Meike,裡面到底是什麼阿?
她有些避諱地說,這裡面全都是「純種」猶太人的園區,從幼稚園到大學,甚至工作的地方全都在裡面。記得以前念到相關的文章,德國人其實很避諱談到以前的這段有陰影的歷史,畢竟這是個殘忍且不被認同的過去。
總之,為了保護純種的猶太人,因此都有警方每天在外駐守著。而裡面的人,真的不誇張,從大人到小孩子都是西裝筆挺,女孩們就是穿裙裝(安妮法蘭克年代),男人都還戴著古早時期的高統帽,好像真的從20世紀初的黑白紀錄片裡出來的人物,可惜不能亂拍人家。
也因此知道了柏林這奇妙的地方,德國重視且彌補猶太人的程度有多大。
Love,
Copyright © GWANMIA,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文創作,版權所有)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