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sbruck in winter is so beautiful surrounded by Alpen covered with white snow.
因斯布魯克(Innsbruck ),記得第一次聽到這城市,是在大一德語教材第一課的對話中。當時矒懂的我,對於奧地利這也是德語區的國家,其實一點兒概念也沒有,即將拜訪這城市,心中既是興奮又是緊張,3天的阿爾卑斯山雪白之旅即將展開。
薩爾斯堡 Salzburg
Grüß Gott!這是南德或奧地利的問候語: 「你好!」
聖誕假期,維也納的地鐵班次不如往常頻繁,久久才來一班,導致我們遲了半個小時才抵達Wien Westbahnhof (維也納西站),還好,大家在半小時後順利搭上往Salzburg (薩爾斯堡)的EC列車。
維也納西站是起站,乘客並沒有想像中的多,我們很幸運佔了一間非吸煙區的六人座二等車廂。從這裡到薩爾斯堡的路程估計約兩個半小時,大家都因為提早出發沒有睡飽,而不知不覺進入了夢鄉。
唯獨我,就是興奮地捨不得瞇上眼小憩一番,安靜地偎在窗邊,視線隨著火車西進而移動,在奧地利的第一個自助旅行即將展開囉。
出了維也納後,道路兩旁的田野幾乎皆被白雪覆蓋,在晨光的照耀下不停閃爍著,越靠近薩爾斯堡積雪越是深厚,彷彿進入了另一個國度,我目不轉睛看著窗外期待已久的銀色世界,如癡如醉。
其他人睡醒後看見如此美景,眼睛更是為之一亮,只因他們在溫暖的科隆還沒有遇到真正的雪季,可愛地開心叫著。
出了車站,雪花從天空中慢慢地飄落下來,像蒲公英般飛落到我的掌心,沒有瞬間融成水滴,可以很清楚看見它們小巧玲瓏立體精緻的形狀,這可是在維也納濕冷的下雪天體驗不到的。
薩爾斯堡的火車站雖然很簡陋,並不如想像中的如其他大城市氣派,但她真是一個很美麗的小城市,整個城市都籠罩在聖誕氣息中,四處都是白皚皚的雪。
民宿Haus Lindner下方是Maria Plain-Plainbrücke站,這一帶的鐵軌、房子以及道路皆被雪覆蓋了,我第一次踩在積雪深厚的道路上,第一次摸到非常柔細的雪,感覺很奇妙,面對著眼前美不勝收的景緻,頻頻發出讚嘆聲。
好想手中馬上變出個杯子將這些純淨潔白的雪裝滿,淋上巧可力醬,再灑上七彩的巧克力米,做成可口的雪棉冰,一口一口享受這種甜甜的滋味。
民宿老闆娘很熱情歡迎我們,不過我們一直跟她說德語,她卻都用英語回我們,不知是否已經接待外國人習慣了,亦或者想要練英語,最後她一時轉換不來竟說成了德英語,真讓我們哭笑不得。
不過她還是熱心地幫我們從原來沒有衛浴設備(ohne Dutsche)的房間換到更大更寬敞有衛浴(mit Dutsche)的五人房。
原本大家滿心期待地到了電影「真善美」拍攝地點「米拉貝爾宮」(Schloss Mirabell),沒想到整座應該是漂亮的花園正在冬眠,全部都已被白雪覆蓋,沉睡的模樣真令人大失所望。
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 Spring Salzburg|Austria
冬令時間的薩爾斯堡,天很快就會黑了,不過市區內小小街道巷弄的上方都亮起了金黃色的聖誕燈飾,走在路上都可以感受到這小城想要給暫留此地的旅人們打聲溫暖的招呼。
這一晚,我們這些窮學生只好在麥當勞解決我們的胃,這是最省錢,也是最快的方式,也好讓走了一整個下午的腳丫,有個休息的機會…。
周圍攤販也會賣『莫札特香腸』(Mozart Würst),其實也只是兩條細長的烤香腸搭配小圓麵包。
抵達因斯布魯克 Just Arrived in Innsbruck
從薩爾斯堡搭兩小時半的火車,終於抵達因斯布魯克。跟薩爾斯堡破舊的車站比起來,這裡的車站居然是非常現代化的。當初我們都以為這只是個普通的小鎮,其實我們都大錯特錯了。出了車站,一抬頭阿爾卑斯山山頂就映入眼簾,真的好美,好感動。
因斯布魯克位於阿爾卑斯山的山谷中,有著優良的地理位置,壯麗的阿爾卑斯山山群,倒映在清澄的因河(Inn)河面上,因此名稱源自於“因河上的橋樑”。自古羅馬大國以來,這裡就是連接東西南北歐的交通要衝。
擴大哈布斯堡家族的馬克西米連一世(Maximilian I)熱愛提洛爾(Tirol),將因斯布魯克設為根據地,擴大發展。隨處可見有關他的事物,可見他對提洛爾的貢獻真的很大。
市區景點 Altstadt Innsbruck
天空漂著綿綿細雪,我們漫步在市中心,聖誕氣息仍非常濃厚,公寓都佈置成聖誕屋的樣子,路上還矗立著「哈利波特」中海格的卡通娃娃,十分可愛。
到因斯布魯克觀光的人群非常多,我想,其中一定跟施華洛世奇水晶有關吧。市區的「施華洛世奇之家」(Swarovski Crystal Worlds Innsbruck Store) 裡面有好多很美麗的水晶飾品,有很多款式是在維也納或其他國家看不見的喔,實用性較高,價格也相對便宜許多。要不是Betty的男友提醒我們要趕到下一個行程,我們幾個女生都被水晶迷住不想離開了呢。
昔日皇室參觀慶典的「黃金小屋頂」(Goldenes Dachl),內部已經被建為馬克西米連一世博物館。我們除了參觀博物館,還到他的陵寢,對於這個功不可沒的大人物,更加徹底地了解。從市塔眺望部分被白雪覆蓋的市區街景,可以感受到十分溫馨的氣氛。
雖然我們走在路上非常突兀,卻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我很喜歡這裡非常淳樸,十分有親切感的居民,這裡不像維也納一樣是民族大鎔爐,所以見到亞洲人是很稀奇的事。
舉例來說吧,今天在公車上,老太太帶著兩個孫女,看到我們,就一直跟她大孫女跟我們練習講英文,大孫女很害羞地跟我們說:“Hello, how are you?”,不過到最後我們還是都用德語聊天。才五歲的可愛小孫女很少說話,一直非常害羞地看著我們,老太太人很好,詳細地指點我們到青年旅館的站名,一路上大家都非常愉快。
歐洲的冬天,天黑得特別快,下午四點之後,又下起了大雪,馬上就是黑暗世界,不過呢,我們仍是在零下13℃的低溫下,不畏懼風寒地在市區走走看看。聖安娜紀念柱 (Annasäule),這個在市中心非常明顯的地標,原來是紀念1703年西班牙繼承戰爭時,提洛爾軍隊擊退巴伐利亞軍隊,因此紀念柱是朝向德國,舉手禁止敵人入侵。
還有凱旋門,原來上面的浮雕也是有典故的,因為1765年瑪莉亞.特雷莎的兒子在迎娶西班牙公主時,瑪莉亞.特雷莎的丈夫法蘭茲.約瑟夫一世就離開人世了,因此一面是歡喜迎娶,一面則是悲傷哀弔。
這一兩天我們幾乎都在麥當勞或漢堡王解決午餐或晚餐,今晚終於可以在一間提洛爾小餐館好好地吃頓道地料理了。只是菜單上面很多都是方言,我亂點一道,沒想到送來的竟然只有派皮+肉燥,哭笑不得,大家還是很開心地吃完這一頓飯,畢竟,這是我們待在因斯布魯克的最後一晚,要留下美好的回憶。
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 Swarovski Kristallwelten
因斯布魯克是世界聞名SWAROVSKI (施華洛世奇水晶)的出產地,在市區有全世界最大的水晶工廠的直營店「施華洛世奇之家」,可以在這裡買到別處買不到超便宜的水晶飾品。
當然另一種選擇,就是搭接駁車到郊區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只要有因斯布魯克卡,一卡在手,幾乎哪裡都可以免費參觀。
或許是聖誕假期,前往水晶世界的遊客特別多,沿途都是白皚皚的景致,彷彿阿爾卑斯山就在身旁,大概過了半小時,終於抵達令人心動以久的水晶世界。
噴泉廣場上,已被白雪覆蓋的水晶巨人雖然嘴中流出的泉水已結冰,但還是可以感受到他正在熱情地歡迎我們。這是根據奧地利藝術家Andr’e Heller(安德烈.海勒)的構思所設計的。
水晶巨人內部是水晶博物館,裡面所展示著世界名藝術家設計的水晶藝術品,不禁令人讚嘆。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世界最大的100切割面水晶﹔水晶大教堂,我們在巨大水晶球體內部,體驗燈光變換以及音效的撲朔迷離。
冰通道,也就是水晶牆,會隨參觀者的腳步聲,地上的色彩會跟著變化,原來水晶也可以配合聲光效果,以及立體空間的變化,又增加一種神秘感。
每到一個主題,令人嘖嘖稱奇,我想女孩們一定會捨不得離開這裡。記住喔,門票可不能弄丟,如果有消費8歐以上的話,一張門票可以抵2歐元,對於買不多東西的我們而言,還滿划算的。
博吉瑟爾滑雪台 Bergisel Ski Jump
趁太陽還未下山,我們搭纜車到Bergisel觀景台,就這裡曾是1964/1967年冬季奧運舉辦場地。因斯布魯克城市風光盡收眼底,矗立在眼前就是阿爾卑斯山山脈,心中突然有一種莫名的感動。
我從未想過,有一天我也會站在這裡,靜靜地凝視著只有在地理課本上提到的阿爾卑斯山。
傍晚被雪覆蓋的安普拉斯城 (Ambras Castle),於西元1565年由奧地利大公斐迪南二世(Ferdinand II)所下令執行改造,像是被人遺忘的山城,毫無生命地躺在那裡。
此處行進間非常艱難,所踏的積雪都快到膝蓋。天色也漸漸暗了,我們只好在限有的時間內,將裡面的展示館走馬看花晃了一圈。或許現在非旅遊旺季,覺得此處如同廢墟,少了些許氣派。
回到市區,雙腳總算灣暖許多,紀念品街上琳瑯滿目的商店,具有提洛爾風格的民俗紀念品,令人目不轉睛。路上還遇到第一天在公車上可愛的大孫女,她很熱情地跟我們招手,我竟來不及跟她說,我們今晚就要離開了。
這次最可惜的是,沒有到阿爾卑斯山頂以及到阿爾卑斯山動物園,不過這趟旅行我成長很多,有許多不同的經歷。我想,我還會再來拜訪,一定要站到山頂上,完成夢想。
Patscherkofel
整個提洛爾省(Tirol)都是冬季滑雪勝地,因斯布魯克聚集了世界各地喜好滑雪的高手。連到Burger King,電視牆都是現場轉撥滑雪比賽現況,可見現在滑雪是多麼地盛行阿!
這裡有優良的滑雪環境,奧運滑雪金牌也常是奧國人,這裡長大的小孩,基本上都會滑雪,戶外教學還會全班一起去滑雪場地度假呢,的確是令人羨慕。
滑雪不是說想滑就可以滑的,初學者需要足夠的金錢,時間以及教練的指導,不然其實是很危險的。上次的阿爾卑斯山雪白之旅,因為裝備不足,只穿了單薄的靴子,我們當初還異想天開地想去滑一個下午,光想到這些條件,就只好放棄。雖然不能滑雪,跟著滑雪者搭攬車到阿爾卑斯山的山頂鳥瞰風景也好。
當時非常尷尬,所有的人都是全副武裝穿著滑雪衣、雪鞋,帶著護目境在等車,只有我們四個愛漂亮的女生,穿著不夠保暖的薄底靴子,在一旁頻打寒顫,而且腳底已經凍到麻痺了,走一步都略顯困難。地面溫度已經零下13度,更不用說到山頂上。
唉,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更何況,我已經察覺到四周的人用異樣的眼光掃射我們了。他們大概心想:「咦?這群人竟然就穿這樣上山阿!」沒有到阿爾卑斯山山頂,向下眺望整片銀白色的世界,心中一直有個遺憾,這次再度來到Innsbruck,終於有這機會圓了小夢想。
使用48小時的Innsbruck card真的很方便,可以免費進入許多博物館以及搭乘戶外的纜車設施,由於現在是雪季,之前已經參觀過許多博物館,這次重點就放在阿爾卑斯山的戶外活動上。
我們從市區搭乘纜車到Patscherkofel,冬季奧運舉辦地,標高2250m,走在雪地上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這裡真的好美,壯麗的山景覆蓋著白皚皚的雪,陽光照耀著整片大地,我愛上了阿爾卑斯山。有不少人前來這裡滑雪,也有不少人像我們一樣徒步沿路欣賞美景。
山上積雪很深,我們內心都興奮無比,在這裡互打雪仗,也證明雪球不會越滾越大,小時候看的卡通原來都是誇張效果化,原來不是真的。
阿爾卑斯山動物園 Alpenzoo
接著我們搭公車到Alpenzoo,很奇妙,這真的是第一次走在山中雪地裡的阿爾卑斯山動物園,近距離看見平時所不會見到的野生稀有動物。
像是載著聖誕老公公的麋鹿,真的就乖乖地坐在雪地裡休息著,還有幾匹狼正在呼喊著,我們隔著堅固鐵絲圍繞而成的護欄,仔細觀察著他們的動態。
還有可愛的小鹿斑比也不怕生地在我們旁邊經過,在雪地裡跑了一會兒最後回到爹地媽咪身邊。沿著雪中的山路看見不同的野生動物,感覺真的很新奇,我們繞了一圈之後,就準備下山,內心感到無比充實。
山中小慶典 Local Festival
下公車之後,準備要轉車回到Innsbruck市區的同時,這時,突然有一群穿著奇怪傳統服飾的人群從遠方迎面而來,先是戴著面具的巫婆拿著掃帚走在前方,不斷掃地,連對我們這些在等車的遊客不客氣地掃地著,當然是故意鬧我們的。
還有戴著頭頂佈滿孔雀羽毛傳統面具的人,跑到我們面前”硬逼”著,其實是大方請我們喝濃度40%的水果酒 ,超好笑。
接著是一群穿著全身木塊裝,在快速抖動會發出像響板一樣的聲響,一旁穿著傳統提洛爾服飾的人拉著手風琴,拉著輕快的傳統樂曲,還有穿著毛茸茸的白熊裝的人,還故意跑過來抱起我們身旁的外國女生,在空中搖晃了一下,大家聚在中間為成一圈,應該是除舊布新的不知名山中小慶典即將開始。
這群人沒有唱歌,全都是手風琴的音樂與跳舞發出自然的拍掌聲,形成了獨特的風格,外國觀光客也圍在一旁好奇地觀望著,我們真的好幸運,可以看到當地的慶典,雖然都不知道他們在表演些什麼,卻可以感受這無比的歡樂,讓這趟Innsbruck之旅增添了不少色彩。
Love,
Copyright © GWANMIA,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文創作,版權所有)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