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ankfurt. This was my first time in this city for the Christmas Market and the second time to visit Germany.
搭火車前往德國,這是第二次。
科隆 Köln (Cologne)
September morning, I arrived in Köln which was my first time in Germany.
九月底歐洲的早晨已有如台灣冬天般的寒氣,一早跨出科隆中央車站門口,世界著名的科隆大教堂(Kölner Dom)就高聳矗立在我的左前方,微微的金黃色光芒從天空照射下來,讓這看起來米灰的哥德式大教堂多了一些色彩。
離Lydia她們下課的時間還有幾個小時,健談陳大哥怕太早帶我回他們宿舍會無聊,順便帶我沿著萊茵河(Rhein)一帶認識一下科隆,解說一下經過的景點,還要我小心我的皮夾被偷竊,市區治安不是很好…,讓第一次到德國的我像是吃了一顆定心丸。
陳大哥唸是著名的科隆體育學院,集結了很多精英在此學習。他來德國已經兩年了,也能說一口溜德語,他們的宿舍離體院很近,便帶我進來這裡瞧瞧。我不知道其他國家的體育學院是否也跟科隆的一樣,這裡有一部分好像小森林,裡面的宿舍也像個度假小木屋,聽說房租不便宜呢。
最後陳大哥帶我到他們的Mensa(學生餐廳)吃早餐,他從冷藏櫃拿出一個麵包,扎實的五榖麵包裡面夾著冰火腿片和生菜,這可是我第一次吃到道地的冷食,口感不錯,非常有飽足感。就這樣,我們就在外頭的露天桌椅聊天,享用冷的早餐。四周也都是體院的學生,大家都好有活力的樣子,很喜歡這樣的上午時光。
回到了Lydia的宿舍不久,她們都下課回來了,三個多月沒見的我們,大家都開心地相互擁抱,熱情地招呼我。大家手忙腳亂煮中餐的同時,也嘰嘰喳喳分享來國外的新生活…,他們都覺得我一個人在維也納很勇敢,或許吧,希望接下來開學之後可以過得順利。
晚餐Lydia煮了我很久沒有吃到的台灣泡麵,加顆蛋雖不豐盛,但卻很有思鄉的感覺。
晚上她和陳大哥帶著我從他們宿舍散步到科隆中央車站,夜晚的科隆大教堂所散發出的銀白燈光令人恐懼。沿途我們聊了好多好多,大部分都是陳大哥調侃Lydia的話,也鉅細靡遺地告訴我他們兩個認識彼此的烏龍事件,聽得我在一旁快笑翻天了。
從橫跨萊茵河的橋墩(Hohenzollenbrücke)向科隆大教堂看去,好美麗的夜晚,涼風徐徐吹拂者我的臉龐,我們就這樣在橋墩這一頭看著眼前的夜景,讓我這第一次在科隆的旅者開始對她有了新的印象。
漫步回到宿舍之後,陳大哥和Lydia則是各點了杯超大黑啤酒,在露天桌椅上聊天暢飲直到深夜。
我睏了。
一早,Yuting就很熱情地向她的德國室友介紹我,她叫Anna,是目前就讀科隆體育院的金髮女生。她很活撥,講的是標準的官方德語,不像我在維也納聽到的腔調,我們就很開心地一起吃早餐。她們的宿舍離市區有點距離,為了不浪費時間,吃完早餐後我們搭電車先前往市區。
今天天氣不是很好,整個科隆給人的感覺灰濛濛的,可惜老天不作美,天空一片灰暗,下起綿綿細雨。
這座世界著名高聳壯觀的科隆大教堂,也是德國目前規模最大的教堂,早在13世紀就開始動工,花了六百年才完工,幸運躲過二次大戰被轟炸的命運。這間教堂的感覺跟維也納的史蒂芬大教堂很類似(Stephansdom),它們是屬於德語區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歌德式建築的特色是一定會有高高的尖塔向上延伸,代表著可以碰觸到天堂的意思。
教堂內上方周圍的彩繪玻璃窗(也稱作玫瑰玻璃窗)必須要透過陽光,才可以看到壯麗的宗教故事圖片,讓教堂不致於處於陰暗的感覺。但裡面還是有很多值得看的地方,像是金光閃閃的三博士棺木以及一些畫作。
天空不再下雨,隨後我們前往最有名的希爾達街(Sildergasse)和霍艾街(Hohe Straϐe)瞧瞧,這裡熙來人往,十分熱鬧。Yuting推薦我買傳說中的Berliner(德國甜甜圈),兩個才一歐元,外面全包裹著糖粒的Berliner口感很鬆軟,裡面包著一個很甜的果醬,光吃一個實在是太甜,會有點膩。
吃到一半突然想到教授以前說的笑話,Berliner,是「柏林人」也是「甜甜圈」的意思。196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在西柏林演講時,為了表示自己的親切,說了一句”Ich bin ein Berliner”(他當時所想表達的是,我是柏林人)。偏偏德文文法中有提到用於特定人稱之前不能直接放冠詞,跟英文文法I am a Berliner不一樣,正確應該說”Ich bin Berliner”,所以拉,他就把自己說成「我是一個甜甜圈…」,在當時造成不少笑話,成為經典句子。
這條大街賣的有些也是都是來頭不小的精品,跟維也納的Graben和Mariahilferstraϐe差不多,我們比較能負荷的大概也只有ZARA、H&M、Promond、Mango…這幾種牌子。後來也把Betty找了過來一起吃中餐,德國的消費真的比維也納便宜很多,Pizza Hot的1/4片比薩和一小杯可樂才只要2.5歐元,還滿有飽足感的呢。
Yuting就像個小導遊一樣介紹我這裡有名的香水「科隆古龍水」,沿途我也看到在維也納買不到的超大薯條,很多年輕人都願意排隊等這美味的食物,突然有一種像劉姥姥逛大觀園的感覺,對任何事物充滿新奇。很可惜沒有時間進去巧克力工廠和日耳曼博物館。
他們的宿舍都是兩人一戶,房間的空間比我在維也納的大,宿舍外面是足球場,再過去一點是森林,宿舍樓下是個ㄧ直很熱鬧的小酒吧。如果單以她們的住宿環境來說,其實還滿不錯的。只是,她們抱怨周末常常都會被鄰近足球場吵雜的歡呼聲或是樓下的小酒吧吵得脾氣暴躁,想好好睡個覺都不行。
今天終於見識到了,Lydia才不小心打開了窗戶往下看,在樓下的一群色酒鬼就開始對她用言語騷擾,在一旁的我也嚇到,所以她們平常都不會開窗,以防這種事情發生。
晚上我就要搭夜車回維也納,下午她們兩個真的好用心,特地帶我到他們宿舍的森林去走走,順便野餐,聽說那裡很漂亮,有一片大湖,還有白天鵝在湖面上優雅地游動著。我們烤了好幾片土司再塗上草莓和堅果醬,再用鋁箔紙一份一份包起來,也帶了一大罐的葡萄果汁,最後整裝出發。
往大湖的途中,有很多輛車停在森林路上,幾乎是全家出動,大家綁著或拿著支持球隊的布巾準備走向足球場,遠遠的距離都可以聽到歡聲雷動。她們說,世界盃我一定要過來體驗,到時候一定比現在還要熱鬧,聽得我好期待下次再來這裡。
終於到了所謂的德國森林了,以前都只看書上說德國的河川和地型孕育出很多的大森林,尤其是萊茵河以東、多瑙河以北的廣大地區。我們走到大湖旁找了ㄧ個不錯的位置就開享用我們的下午茶,才剛待了不到五分鐘,轟隆隆開始下起暴雨來。
哇,真令人有些措手不及,只好趕緊收拾東西,跑到一棵樹葉比較多的樹下躲雨,原本完美的野餐計畫也只好泡湯。雨下的時間並不長,約十來分鐘,但是我們三個人最後都變成落湯雞,只好狼狽又蹣跚走回宿舍。
大家都很疲憊,但還是很熱心要送我去火車站,原本預計半小時可以到達,不知道今天到底是什麼日子,開往火車站的電車途中,每一站都停,而且停很久,車廂內不斷擠進看球賽的瘋狂球迷,過了ㄧ個多小時才到市區。完了,從市區還是要轉一班電車才會到科隆中央車站,但距離我夜車出發的時間才只剩十幾分鐘。
Lydia拉著我的小行李,我們開始用跑的穿過小巷子,還四處問人,到發車前一分鐘抵達月台,驚險萬分。幸運的是,這班火車誤點,所以還要等幾分鐘才會到,喘呼呼的我們,看著彼此,都鬆了一口氣,否則我就得要重買火車票,也不一定有位置坐。
驚險的最後一分鐘,還是讓我順利搭上回維也納的夜車,彼此奮力招手之後,火車就緩緩開駛,不捨的心情湧上心頭,我要一個人面對接下來的挑戰了。這幾天科隆天氣不好,卻感到無比溫馨的友情,希望下次來是好天氣,可以實現跟她們一起乘遊艇遊萊茵河的約定。
波昂 Bonn
波昂(Bonn),這不起眼的小鎮,不只是貝多芬的故居 (Beetoven’s birthpalce),在1990年東西德統一之前,曾是西德的臨時首都,東西德統一之後,首都才是現在的柏林(Berlin)。
我們從科隆中央車站前往波昂只要搭一般的電車就可以到達,而且有科隆大學的學生證就可以免費搭到周圍的小城鎮,各大學都一樣,德國的福利真好。
依我目前知道的德國和奧地利都是採良心制,買車票進入電車或是公車之前是不會有人或機器檢查的,反而會不預期地穿便服的檢查員進來車廂臨檢,萬一沒帶或沒買車票,一抓到可是要罰幾十歐的,所以還是乖乖地買票,不要因小失大,冒這種風險。
Yuting跟我說,科隆這裡檢查員都會穿紅衣服而且還帶著一隻大狼犬,話才一說完,馬上就有幾個人從上一站進來檢查,看我們是亞洲人就要我們秀出車票或證件,大狼犬還嚇到小小的Yuting,真的好驚險。
臨時起意到波昂玩,Yuting將現在有空的4個同學們都call了出來。看到三個多月不見的大家,似乎沒有太大的改變,他們都很熱心帶我逛波昂市區,強力推薦我便宜肉又多的Döner(道地又超大的土耳其沙威瑪),又推薦小販賣的可麗餅,雖然他們的配料很單調,只有幾種甜醬料,沒有像台灣改良過有一大堆配料以及酥脆的外皮,但吃起來口感卻香嫩滑溜的,令人想再多吃一個。
波昂市區並不大,逛一圈又回到了原點,不過,有了同學們熱情介紹,這樣看似不起眼的小鎮,卻也多了些純樸的味道。在波昂大學裡,一片綠草地上盡是當地學生慵懶地享受午後陽光,有的在踢球,有的在野餐,有的在看書,這樣的情景與電影裡的國外校園是一樣的。
波昂大學前這塊大綠地卻巧妙地將這些學生們的活力結合起來,讓這裡多了不少溫馨感,這是在維也納大學看不到的。聽說維也納和科隆的大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上課各做各的,下課各走各的,真希望我開學之後可以認識一些當地同學,不要像他們說的一樣。
萊茵河(Rhein),多麼美的名字,第一次在萊茵河畔散步,卻巧妙地撞見看著火紅的夕陽從半空中墜入了一片紫紅色裡,好難得的柔色調讓人陶醉。萊茵河畔是他們最喜歡走的路,總是喜歡愜意地走這條路去上課,再漫步回到宿舍,有時候也會提著裝滿食物的籃子在湖畔悠閒地野餐。
當地的居民也十分熱情,總是笑咪咪地回答我們的問題,大城市和小鎮的人們對待人的態度真的很不一樣。我想他們來到這裡快一個月,對現在的生活感到十分快樂也不是沒有原因的。
很羨慕這一群到波昂大學的同學們,從台灣集體出發到德國,波昂很小,所以大家的宿舍也在附近,都可以互相照應,一起生活。大家反而跟我說,雖然只有我和Felix兩個人在維也納,待在全德語的環境下,雖然要自己應付很多事情,我們進步的卻可以比他們常常說中文的快很多。
時間悄悄地過去了,好不捨這些才聊得很開心的同學們,還得早點回科隆,不然晚上在科隆市區聽說不是很安全,會有一大堆酒鬼拿著酒瓶晃來晃去的(嚇)。
反正從維也納到德國很方便,以後有機會一定再跟大家出來玩的。
法蘭克福 Frankfurt
法蘭克福(Frankfurt),這從以前就一直從歷史課本裡看到的,從教授口中敘述的,從旅遊雜誌必提到的德國主要交通要輸大城。自從上次從科隆(Köln)回來之後,我和Yuting變成不話不談的好朋友,也約定要好好存錢,每個月一起去不同的國家或城市玩耍,法蘭克福正展開的聖誕市集即是我們的第一項計畫。
前一天才剛考完德國語言學期中考,就迫不期待拉著小行李箱隻身前往Westbahnhof(維也納西火車站)。開往德國的夜車(EN)其實會先經過法蘭克福往北到科隆(Köln),但同一路線票價都是49歐元,在哪裡下車都一樣。再者,和Yuting能抵達的時間相隔太久,最好的方式就是先到科隆跟她會合。
位於中歐的奧地利地理位置佳,交通發達,首都維也納有很多四通八達的火車到周圍國家,想去義大利、德國、法國…,都有夜車很方便,車票也便宜許多。希望以後有機會可以到這些國家旅遊,突然覺得自己好幸運可以來這裡唸書,想著想著,嘴角不禁上揚了起來。
星期五晚上的維也納車站,來往人潮也不容小覷,除了世界各地的旅人們,有些在維也納唸書的學子們也是會在週末回家,整個火車都擠滿了人。這次我坐在禁煙區的六人座包廂,在自己的位置上不知道要做什麼,跟大家打聲招呼之後,便開始漸漸進入睡夢之中。
十幾個小時的途中一定會睡了又醒,醒了又睡,還要忍受同車廂人們的打呼聲,過了德國邊境之後,就開始會有邊境警察一間一間檢查大家的證件,對於我這睡眠品質佳的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影響,這應該是普遍自助旅者具有的特質吧。
早晨到了科隆,發現有些不對勁,漸漸進入冬天,早上八點多了天空還是一片黑鴉鴉的。著裝可愛的Yuting早已提著行李,在科隆中央車站大門口等著我。不知道是不是彼此都身在異地,一個多月沒見面的我們,心中卻有股言以言語的興奮,抱著彼此開心地大叫著,像是十幾年沒見的老朋友再次見到對方的驚喜與悸動。
我們要前往法蘭克福囉!
第一次看到深厚的積雪,是科隆前往法蘭克福的路上,沿途我和Yuting談論著我們接下來的夢想,也不斷望著窗外讚嘆著這如此美麗的雪景,火車慢慢地行駛著…。
終於抵達了法蘭克福中央車站(Hauptbahnhof),我們到Information拿了張地圖,各買了一張法蘭克福卡,先尋找民宿放置行李(後來才知道原來我們住的地方離紅燈區很近,難怪這麼便宜),也稍微迷路了一下,才開始我們的城市探險之旅。
這城市在二次世界大戰時幾乎都被炸毀,很難看到傳統式建築,幾乎是摩登大樓高聳林立著,該怎麼說,雖然這城市很新穎,似乎缺少了它原有的特色,童話般的德國。
聖誕市集 (Weihnachtensmarkt)最大的舉辦場地在著名的羅馬區(Römer),這裡還有幾排歷史悠久的傳統德國式老房子,我和Yuting站在廣場上欣喜若狂,不過中午攤販才開始營業沒多久,我們在其中一個攤販先買了烤白香腸配烤麵包,還有一杯溫紅酒(Glühwein),在角落的桌子滿足地吃起來。
大概這時候只有我們兩個人講中文太明顯,一位大哥聽到覺得很親切,便開始問我們是不是從台灣來的?很巧的是,他剛好是和Yuting同一個高中,所以我們都叫他學長,已經住在這裡很多年,大家聊得很開心,他很熱心當起導遊帶我們大致逛了一下法蘭克福市區,也帶我們品嘗了好吃且有名的窯烤比薩,非常新鮮有趣。
傍晚我們和學長道別之後,就繼續開始在聖誕市集,好奇地穿梭在這金黃閃亮的童話世界裡。從百貨公司外面到羅馬區,每個攤販都很有聖誕氣息,有的屋簷上擺放著可愛的聖誕老公公,似乎對所有人歡迎地朝著手,還有臨時搭建的小摩天輪和旋轉木馬,在夜晚中閃耀著孩子氣的光芒。
有些攤販賣著精美的裝飾品或燈飾,有些賣著好吃的水果淋巧克力串或是熱紅酒…,琳瑯滿目的商品,讓人目不轉睛,腳步不斷地向前探索著,不斷地瞪大眼睛感到不可思議。
第二天早上出門的時候,天空居然飄起小雪來,這是我第一次,真的是第一次,在德國看到雪,我和Yuting邊走邊開心地轉圈圈,對於從亞熱帶國家來的我們來說,隨意在路上遇到下雪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
經過了偌大的歐元標誌,我們前往哥德故居(Goethe Museum),這對德文人而言,是一個很重大的精神指標,畢竟哥德先生是德國文學不能被遺忘的大文豪,我們決定來觀看他的成長歷史。
接著,我們沿著梅因河畔走到德國電影博物館(Deutsches Filmmuseum),其實還滿有趣的,介紹一些早期德國電影的發展史,還有當初保留在路燈下的街景,拍起來還滿有感覺的。
最後,我們離開梅因河,離開了法蘭克福,和Yuting先回到科隆,想說隔天再回維也納。
不過也因為我們聊天聊得太開心,錯過中間要轉車的某一站,就莫名其妙趕緊在馬堡(Marburg)下車,這時火車站裡超冷清,還遇到一些在馬堡大學念書但在法蘭克福打工的中國女生,聊了一下,才知道原來輔大的交換學校是在這裡阿!等車的期間,還有一位老太太主動跑來坐在我們旁邊,跟我們用德語聊了一下天,好奇妙的體驗。
隔天中午,Yuting帶我到科隆大教堂前的廣場,繞一圈科隆的聖誕市集,我們還是一樣點了烤香腸配烤麵包,我永遠不會忘記在德國第一次吃這食物的感覺,真的十分美味。
晚上吃完Yuting幫我準備的晚餐,抓最緊的時間抵達火車站,結果萬萬沒想到,第二次來科隆又要來追火車,但這次很不幸地,才到火車站月台,往維也納的夜車才剛開走了!
怎麼辦?怎麼辦?!我慌張地不知該如何是好,Yuting趕緊跑售票櫃檯,將我們的狀況跟一位和藹的伯伯說,他說:「妳現在就趕快買一張ICE的火車票到法蘭克福,然後就可以趕搭上這班夜車!」
天啊! 我生平第一次搭傳說中的德國高速列車ICE,竟然就是這時候!而且我昨天才從法蘭克福來,今天又要去法蘭克福?!不管了,總比我隔天早上還要花雙倍的價錢才能回到維也納,這是最好的方式!
但我對法蘭克福一點都不熟,該怎麼轉車我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啦!!突然想到前天才認識的大哥,趕緊傳了簡訊跟他說我目前遇到的突發狀況,請他幫忙帶到正確的列車,正確的車廂。
終於,我順利在維也納的夜車抵達法蘭克福之前先到站了,大哥已經站在月台等我,真的很謝謝他的幫忙,都這麼晚了還這麼有義氣前來幫我處理難題,真的都要感動落淚。
這趟法蘭克福,奇妙的際遇,下雪的聖誕市集,再會了。
更多法蘭克福 (More about Frankfurt),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
Frankfurt am Main | Winter Germany
Summer Frankfurt |Around Römer Platz| Germany
Frankfurt |Köln | Bonn | Christmas Market|Germany
更多從法蘭克福出發的旅行 (More travels started from Frankfurt),延伸閱讀 Related Post:
Mainz – Frankfurt |Spring Germany
Summer Rüdesheim | Limburg a. d. Lahn |Germany
Heidelberg | Spring Wanderlust | Germany
Love,
Copyright © GWANMIA,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文創作,版權所有)
No Comments
Sorry, the comment form is closed at this time.